记者调查 石粉变塑料不是传说 自2009年**期刊出山东龙口李进胜“石粉变塑料 圆了我的发财梦”,又相继刊出吉林农安孙喜友“石粉变塑料 改变我的命运”,江苏连云港“石粉变塑料 一年赚来车和房”,记者亲赴李进胜、孙喜友及厂方采访,发表了“记者调查 石粉变塑料缔造财富**”编辑部将此项目列为重点向读者推荐,为掌握社会民众和读者对项目的认知度,在*八届山东中小企业展览会期间,我们随机采访了100位观众,对石粉变塑料的调查结果完全**出我们的意料之外。 78人回答,假的,根本不可能,瞎忽悠。9人回答,在杂志上看过,不靠谱,石粉能变成塑料,塑料不值钱了。4人回答,上网看过资料,交3000元定金才能进生产车间考察生产过程,看又看不会,想骗考察费吧。5人回答,厂方不提供孙喜友,李进胜电话,不提供样品试用,肯定是假的。3人回答,应该相信科学,如石粉能变成塑料,市场是巨大的。1人回答,我关注项目快二年了,有成功厂家参观,上门建厂,应该是真实的。 结论:96%的调查对象认为石粉变塑料是假的。为了得到贝有说服力的答案 记者再次采访了孙喜友、李进胜及厂方。 1 八月十六是传统的中秋节,孙喜友早早在车站等着了,他的生产车间仍然机器轰鸣,工人正忙碌着。 记者:你当初怎么一下子相信石粉能变成塑料? 孙喜友:我半信半疑,找了几个朋友商量,大家都说是骗局。老婆劝我别再折腾了,为朋友担保赔上了自己的超市,从吉林到山东昌邑干起卖鱼的行当,风里来雨里去三年挣下十万辛苦钱,搞了个彩色豆腐二个月赔上4万多……可我不能一辈子当鱼贩!怀着好奇心到厂家考察,到生产车间学习了生产过程后才放心地签了合同。 记者:看生产工艺交钱,如项目有假,或看了又不干了,3000元不白交了吗? 孙喜友:没想这么多,人家辛辛苦苦开发个产品,凭啥让咱白看,就是到展会要选个项目,得买张门票吧。有的人想不通,只看着自己手里的芝麻粒,却丢了前面的大西瓜。和我一起考察的河南的郑先生,跑了十几年运输,40岁落下严重的腰椎病,去年2月到厂家考察,听说进生产车间参观生产过程要交定金,很不满意,认定厂方技术肯定是假的,目的是骗考察费。转眼过去一年多,郑先生没找到合适的项目,又把炒股的十万本金炒成4万。今年4月同学聚会,他和一位身价千万的轮胎厂同学谈了自己的困惑,同学笑他把引进技术与购买商品的概念搞混了,买商品可以试用试穿试尝,满意再付钱,技术本身具有保密性,不能先尝后买,换位思考,投资十几万的项目厂方只收点定金就让进车间实习,如项目有假你就可避免十几万的损失。一席话解开了郑先生的疑虑,他看到我一年买了房和车,生意干得红红火火,肠子都悔青了。前几天他给我打电话,说投产3个月自己挣了十几万,后悔自己一念之差,白白丢掉了一年多的赚钱机会,多亏高人指点,使他没有失去机会,人应该明白一个真理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春播一粒种,秋收十担粮,连点学费都不想花,怎么能搞事业。临别,孙喜友把一面“书中指引创富之路 石粉塑料结出金果”的锦旗赠给杂志社。他说,感谢杂志社为我提供一个好项目,让我一年有了新房有了车,有了自己成功的事业。